编者按:2024年7月18日,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到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与企业息息相关。《决定》指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只有抓住时机,积极拥抱改革,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对于保障企业稳健发展、达成经营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契机下,资深财务专家郭桂莲女士带来了她的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该理论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助力企业迎接新的腾飞及挑战。
记者问:郭女士,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开始对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产生浓厚兴趣的?
郭桂莲:在多年的工作历程中,我曾无数次面临各种挑战与困境,迷茫的时刻可谓数不胜数。正是这些磨砺,激励我不断反思、总结,促使我深入研究财务理论,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逐渐聚焦到这套方法论。凭借着它,每当在工作中遭遇难题时,自己都能够拥有一条极为清晰的思路去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那些毫无意义的焦虑与内耗。它让我在面对压力与不确定性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迅速明确重点,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被焦虑所左右。
1.认清经济形势,跟踪行业动态,财务管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深入的分析能力,以便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2.追踪业务实质,切实掌握业务发展的内在规律,洞察风险本质。通过对未来的形势和态势进行客观、合理的预测,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3.有效地把握时机,及时做出决策,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最优配置助力企业发展。
4.开展顶层设计,依据企业当下的实际情形,全面且系统地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财务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的核心在于平衡。为了达到既定目的需要通过不断的调节资源以及规则措施之间的平衡实现,这都要考虑一个大前提:客观环境。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密切关注国家以及市场经济形式,跟踪行业状态,只有认清当下外部的客观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客观条件,才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达到企业的目标。
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领域,认清经济形势、跟踪行业动态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经济形势的起伏波动直接关联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济繁荣期,企业可能面临投资过热、成本上升的风险;而经济衰退时,资金紧张、市场需求萎缩则成为常态。认清经济形势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在经济增长期,适当增加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在经济紧缩期,削减不必要开支,保障资金流动性。
行业动态的变化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深远。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或者原有竞争对手的战略调整,都可能导致价格战的爆发,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为了应对竞争压力,企业可能需要增加营销投入、降低价格等,这些决策都需要综合考虑财务成本和潜在收益。
此外,了解经济形势和行业动态有利于企业优化财务结构。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调整债务比例,根据行业竞争态势合理控制成本。比如,在利率较低时,通过贷款筹集资金,以较低的利息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业务、扩大生产或进行投资等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首先,追踪业务实质意味着深入了解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和实际运作方式。企业的财务状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业务活动紧密相连。只有真正明白业务是如何产生收入、发生成本以及创造价值的才能够切实掌握业务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了解自身业务的运行模式、增长趋势以及周期性特点。掌握业务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企业预测财务需求和风险。了解业务的增长趋势可以提前预估资金需求,从而做好资金筹集的准备,避免影响业务发展。
其次,洞察风险本质对于财务管理至关重要。风险在企业运营中无处不在,可能来自市场波动、信用违约、政策变化等多个方面。但仅仅看到风险的表面现象是不够的,必须深挖其本质原因和潜在影响。比如,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额下降,这看似是市场风险,但深入分析可能发现是产品创新不足、营销策略失误等业务实质层面的问题所导致。只有洞察到这些本质,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提前防范风险或在风险来临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再次,追踪业务实质和洞察风险本质有助于提高财务决策的质量。在进行投资、融资、成本控制等决策时,基于对业务的深入理解和对风险的准确把握,能够更精准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收益,避免盲目决策带来的财务损失。
同时,这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不断追踪业务实质掌握其内在规律和洞察风险本质,财务部门能够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稳定的发展态势。
追踪业务实质是基础,只有了解了真实的业务情况,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掌握业务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和规划,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洞察风险本质则是保障,能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避免陷入重大危机。
有效地把握时机意味着企业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中的各种机会,并在恰当的时间做出财务决策。例如,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应抓住时机进行融资,以降低资金成本;当市场出现有利的投资机会时,及时投入资金以获取更高的回报。若错过这些时机,企业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或者失去重要的发展机遇。
当企业准确判断业务发展的阶段和市场时机,就能将有限的财务资源精准地投入到最有潜力和最需要的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在业务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时,加大营销投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所谓顶层设计,指的是从企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对财务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布局。这意味着不仅仅关注日常的财务操作和流程,还要将财务管理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整体战略紧密结合。例如,企业在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时,财务的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到战略实施所需的资金规模、资金来源、资金分配以及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等。
动态平衡则强调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财务策略,以实现各种财务要素之间的平衡。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经济形势的波动、行业竞争的加剧、政策法规的调整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企业内部的因素如业务扩张、成本控制、利润增长等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在经济繁荣期,企业可能会倾向于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但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债务水平,以避免在经济衰退期面临过高的偿债压力,这就需要在投资扩张和债务控制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又如,企业在追求利润增长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增加成本投入用于研发和市场推广,但也要确保成本的增加在可控范围内,不至于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这是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动态平衡。
此外,动态平衡还体现在财务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短期内,企业可能需要满足资金流动性需求,确保日常运营的顺畅;而从长期来看,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资产的增值。通过不断地监测和调整,使短期的财务决策与长期的财务战略相协调。
顶层设计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框架,而动态平衡则确保了财务管理能够适应变化,实现各种财务要素的优化配置,两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追求企业战略目标与管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至关重要。及时制定并调整与战略规划相匹配的策略,定期评估其有效性,并据此调整长期目标。此外,需要时刻保持对市场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关注,并根据这些变化灵活地调整财务策略以应对短期挑战。
其次,对于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目标,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在设立共同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业务与财务双方的需求和利益,并在考核机制中合理设置反映两者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双向指标。
同样重要的,还必须关注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以确保两者在相互支持同成长,从而推动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
首先,组织结构的灵活调整:成立专项团队,专注于业务事务的参与,确保深入理解和高效应对业务需求。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工作小组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与沟通。以项目为驱动,持续推动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融合机制。
其次,人员培养的全面策略:对外,保持对市场环境和行业动态的持续关注,提高团队对外部变化的敏锐度和响应速度。对内,倡导跨部门、跨岗位的学习与交流,促进信息流通,提升沟通效率和质量。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员工持续学习,提高整体团队的专业素质。
此外,通过定期培训和日常宣传,向全体员工灌输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并重视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适当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资料,帮助员工掌握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以及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确保信息资源的可靠利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关键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可以显著提升跨部门、跨层级的沟通效率。同时,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洞察市场趋势和内部运营状况。通过挖掘深层数据并运用智能化模型,我们能够精准预测业务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推动流程标准化和自动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在资金管理的动态平衡策略中,坚持精准的资金预算,充分借助数字化手段确保预算的准确性,以实现收支平衡。同时需要注重资金的合理使用,既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又平衡其他项目间的资金需求,通过建立统一的资金池,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增值,并在规模上适当追求效益。此外,还应关注速度与销售策略之间的动态平衡,以确保资金流转的高效性。为进一步提升效率,需要不断优化资金审批流程,加强数字化建设。在资金监控方面,通过利用数字化共享中心实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同时,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指标,实时关注潜在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在融资渠道上,通过掌握传统模式的稳定性,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实现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动态平衡。
在追求成本控制与收益最大化的动态平衡中,应采取多维度的策略。首先,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成本数据,深入挖掘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其次,加强成本预算的管控力度,通过数字化手段灵活、准确地进行预算编制,同时设立有效的超预算支出追责机制。在成本核算方面,追求精细化,确保产品真实成本的准确核算。此外,严格控制费用支出,通过制定精准的营销费用政策、设立考核机制,确保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并杜绝管理费用中的非必要支出。同时,定期分析费用增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使用效率,并设立监督机制以确保费用的有效使用。最后,加强采购成本控制,通过集采、长期合作、竞价等有效方式降低采购单价,从而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与收益最大化的动态平衡。
在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中,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明确外部风险评估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同时优化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并得到严格执行。其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设立关键指标来预测风险,以便及时传递已发生的风险信息。为有效应对风险事件,需进一步构建应急管理机制,明确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流程和职责分工。在税收筹划方面,需权衡利弊,确保税负合理合规,以降低税务风险。此外,时刻关注宏观环境对业务的影响也很重要,包括国家政策、法律等政策层面的调整,以及全球化、国际化视野下的挑战,同时关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如疫情等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做好风险防控的全方位准备。
记者问:从您的讲述中能够体会到,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确实让您收获颇丰。可以说说您这套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灵感是如何产生的吗?
郭桂莲:这个理论的萌芽还要提到十五年前做外审工作时,当时正是项目繁忙的年审期间,我初次肩负起了一个研发费用专项审计项目的重任。面对一个全新的被审计单位,心中难免有些不安。我们迅速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总监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向财务经理发出了初审资料清单。
然而,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起初,我们仅与财务经理对接,但资料提供的过程并不顺畅,经常因为资料繁杂而难以迅速获取。审计小组人员有限,这种低效的沟通方式让我们感到十分疲惫,而且项目进度也十分缓慢。项目经理给的时间本身又不多。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任务,我主动找到被审计单位财务总监。我建议组织一个涉及研发费用的财审项目人员全体会议,并请他们提供各自职责的详细说明,这样我们可以与直接资料提供者进行更加快速有效地沟通。最终被审计单位财务总监同意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规划,并采取了我拟定的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整个流程:
1.对接规则的调整:改变了原先财务经理作为唯一对接人的模式,改为直接资料人对接审计,确保了沟通的流畅性和效率。
2.职责细化分工的平衡:根据财务人员的具体职责,我们进行了分组JN体育平台,如财务A组负责研发人员工资的管理,B组负责研发立项验收资料的整理。这种分工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追踪所需资料。
3.审计与财务组合优化:我们成立了审计A组和B组,分别与财务A组和B组对接,沟通审计所需资料并跟进资料提供进度,遇到问题统一沟通,确保了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平衡双方目标:面对企业对于研发人员工资保密的特殊要求,我陷入了迷茫,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这次的审计目的,其实我们要工资表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检查工资社保等各项目的逻辑关系以及真实性,并不需要精确到每一个人的工资项目组成部分。最终我分别向项目经理以及财务总监提出了我的解决方案并得到双方认可:企业提供研发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同时提供缺少员工姓名和身份的工资表明细。这样既满足了企业的保密需求,又确保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做法不仅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甚至在我转行从事财务工作后,也继续沿用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审计的有效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优化措施,我们和财务人员都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工作内容。整个审计流程变得高效而顺畅,最终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完成了报告。
记者问: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您认为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郭桂莲: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增加,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更加注重灵活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1.注重战略规划: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具备明确的战略规划。在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和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促使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与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支持,确保企业的财务资源与战略目标相匹配。
2.强调风险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更加强调风险管理,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以保持财务的稳定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运营。
3.推动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得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动态调整财务策略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还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4.强化成本管理: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管理,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强调成本控制和优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促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伴随环境的改变,人才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进一步注重跨领域融合、强化风险管理、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多种要求,推动人才朝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来支持企业稳定。
6.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将促使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相结合,企业在追求财务平衡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长期的综合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短期的经济利益。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逐渐纳入 ESG 因素,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总之,财务管理动态平衡理论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JN体育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财务管理指导。
后记:通过这次对郭桂莲女士关于财务动态平衡理论的深入访谈,我们收获颇丰。此次访谈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能引发更多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从业者对财务动态平衡理论的关注和思考,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战略规划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期待郭女士的下一次访谈。
Copyright © 2002-2024 JN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1006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