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地铁尖沙咀站发生纵火事件,火势随后被消防员扑灭,事件造成18名市民不幸受伤入院。事件发生后,从特区政府、地铁公司到香港市民的迅速反应使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我们不妨探究一下香港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如何应对,看看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香港特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应急行动方针、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急运作机制构成。
香港特区政府将突发事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紧急情况,指任何需要迅速应变以保障市民生命财产或公众安全的自然或人为事件;二是危急情况或灾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香港特区政府遵循精简、高效、灵活、便捷的行动方针指导应对工作,即限制涉及的部门和机构数目;限制紧急应变系统的联系层次;授予紧急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必要的权力和责任。
香港设有领导机构为以行政长官为首的行政长官保安事务委员会。如果发生非常严重的事故,且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会严重影响或有可能严重影响香港安全,保安事务委员会将召开会议,指示有关部门执行政府保安政策。工作机构包括保安控制委员会、分区保安控制委员会、有关民众安全的政府救援工作委员会、警察总部指挥及控制中心、联合新闻中心等;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包括渔农自然护理署、建筑署、医疗辅助队、民安队、食物环境卫生署、消防处、卫生署、民政事务处、香港天文台、警务处、医院管理局、政府新闻处、保安局、运输署等32个部门。
2003年“非典”暴发后,香港特区政府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设立了三级制应急系统。该系统在紧急应变的救援、善后和复原三个主要阶段以不同形式运作。
香港特区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也需要各个部门和市民的配合。我们以香港发生重大台风灾害为例,看看从政府、企业到市民,香港各界是如何应对风灾的?应急体系各环节怎样做到紧密契合、有条不紊?
当台风来袭,当日教育局宣布所有学校全日停课。这项决定的依据是《热带气旋及持续大雨幼稚园及日校适用的安排》JN江南体育官方网站,。香港每一所幼稚园和学校的校监及校长手中,都有这份文件。负责组织市民文化体育活动的政府机构康文署,也规定了天文台8号预警发出后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如活动举行期间发出信号,活动继续举行;如活动举行前已发出上述信号,取消所有活动。如果说天文台不断更新的警告信号,是迎战台风的指挥旗,保安局制定的《天灾应变计划》,就是政府应对台风的“宝典”。这里边,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还指定了责任人。比如,渠务署署长负责疏通及修葺淤塞或损坏的污水渠及雨水渠,确保污水处理厂及洪水抽水站运作良好。运输署的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会在台风袭港期间,联系公共交通营办商、各政府部门包括香港天文台、警务处及各工程部门,收集交通及道路的资讯,作出协调并通知媒体。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香港,政府的很多政策,必须依赖企业的帮助完成。台风来袭期间更是如此。以中环一家银行为例,他们已经给员工发了邮件:8号风球生效期间,上班族早上不用上班,倘若改为3号风球后,两个小时到办公室上班即可。其实,提前下班、推迟上班的做法,并非香港政府的强制要求。劳工处拟定了一本小册子,就台风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安排提供意见和指引,但并非法例。不过,香港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按指引制定了提前下班或推迟上班的政策,对一些必须上班的岗位,则提供交通补贴或接送服务。香港运输署介绍,各家运输企业提早结束运营、加开班次等,都是企业的自主行为,运输署不会干预。但有关措施必须向运输署通报。
很多人会抱怨政府发布的天气信号看不懂。在香港,每个成年人都知道8号风球、黑雨警告的涵义,天文台通过媒体发布此类警告,一般也不会再作具体说明。香港市民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一次又一次的强台风,主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危机教育——香港特区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特区政府从中小学开始,就着手培养全民的危机意识,开展教导市民如何应对灾难的培训和实地演习等活动。
Copyright © 2002-2024 JN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1006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