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杨浦滨江,碧水悠悠。沿江步道两旁,滑板少年穿梭在人群中;摄影爱好者架起相机,记录城市风光;几位老人悠闲地坐在长椅上唠家常……
“我就住这附近。以前遛弯经常要坐37路公交车去人民公园,现在很少去了。这里就像自家的‘后花园’,一天至少来一次,有时候早晚都来散步。”上海市民陈阿姨40多年前嫁到杨浦,成为滨江华丽转型的见证者。
陈阿姨的老伴吴伯伯是土生土长的杨浦人,对“滨江故事”更是如数家珍。“过去这里是个码头,没有路,沿江遍布工厂。”他指着不远处的渔人码头说道,“那时候就在想啊,杨浦滨江啥时候能让我们过来吹个江风、散个步呢!”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杨浦滨江既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也饱受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杨浦滨江经历了一次次蜕变。
2019年11月,习在上海考察时,称赞杨浦滨江从昔日“工业锈带”变为如今“生活秀带”,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明确要求,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2022年10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JN体育平台人民城市为人民”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上海,杨浦滨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雕塑(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城,所以盛民也。”今天的杨浦滨江,原来的机修仓库变身为“绿之丘”网红建筑;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旧址转型成为“时尚地标”——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昔日的上海制皂厂经过重新设计、升级,改建为“皂梦空间”;百年厂房祥泰木行旧址,蝶变为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人民的幸福感,始终是一座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年来,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指引下,各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在京津冀三地,市民持社保卡就能享受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医疗机构“一卡通结”、交通线路“一卡通乘”等多项便捷服务;在湖南长沙,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惠及广大市民,“家门口”便可满足人们买早餐、寄快件、休闲健身等多种生活需求;在福建厦门,城市协同管理平台促进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间的紧密合作,努力确保城市治理事项被及时发现、有效解决……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关乎社会和谐和民生福祉,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目标,持续创新城市治理理念与方法,从老百姓的切实需求出发,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构建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活环境,不断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可期。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专题更多一习话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JN体育平台。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Copyright © 2002-2024 JN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1006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