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体育,JN体育,JN体育,天津是历史文化名城,继千年文化之根脉,承津卫古城之底蕴,着近代百年之气象,积淀深厚、文脉悠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资源、工业遗存、风貌建筑、历史街区、革命文物、红色资源……存储着民族记忆,承载着城市灵魂,展现着时代风华,是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4年春节前夕,习在视察天津时提出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重要要求。其中“以文兴业”,促进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物质基础。
天津市委以习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立足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紧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简称“三新”),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简称“三量”),推动文化产业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空间、发展质效上实现整体性提升,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走出了一条以“三新” “三量”促进“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海河东岸,有一片砖红色的建筑群。百年前,这里是机器轰鸣的天津第三棉纺厂的厂房,被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录。而随着老企业搬迁改造,百年厂房被闲置十余年无人问津。
近年来,天津着手对棉三老厂区实施保护性改造提升,开启了从棉三纺织厂到棉3创意街区的蝶变之路。
“着手开发前,设计团队成员一直在思考JN体育,,如何将保护历史遗产与融入时代发展诉求结合起来,团队最终决定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修缮那些工业厂房。” 棉3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说。经过精心设计,质朴厚重的厂房、历久弥坚的外墙、屹然挺立的钢梁被保留下来,整个空间既彰显工业遗存历史肌理,又充满现代都市人文气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独特的工业风和前卫的文化氛围,受到不少文化类企业的青睐。目前街区已有180余家文化企业进驻,成为天津集创意设计、商务咨询、艺术展示、新媒体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创意街区。
在天津,有形存量资产盘活、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相互促进,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坐落于天津美术印刷厂旧址的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园,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在这里,数字科技与传统出版产业碰撞出多彩的火花,智慧教育、游戏电竞、网络文学、数字出版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按照市委关于做好“三新”“三量”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指导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把深研文化产业、聚焦“头部”合作、布局新兴赛道、开拓未来领域作为盘活的基本原则,着力构建数字出版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下大力气推动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推动我市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自2024年4月正式开园以来,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园已吸引游戏电竞、智慧教育等领域的36家龙头企业入驻,知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月关等互联网大咖在园区注册工作室。目前,产业园出租面积达90%以上,房屋年租金收入超1000万元,实现“开园即营业”,园区年营业收入可达3亿元。与此同时,园区积极推动“一园多点”建设模式,形成“以点带面”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成为我市“以文兴业”新亮点。
“文创+科创”双轮驱动下,天津不断创新“以文兴业”体系业态。长芦盐场、一机床、劝业场等老旧厂房、商务楼宇借助文化的力量重新焕发生机,数字艺术博物馆、钟书阁天津店等盘活项目被打造为“科创+文创”融合发展载体。从2023年到2024年8月,天津共盘活存量土地899.03公顷,盘活存量房产349.94万平方米,共实现收入722.68亿元,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盘出了新活力、积蓄了新动能。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已经走过了二三百年的历程,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今年春节前夕,习视察天津时走进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了解产品种类、销售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情况,勉励企业加快传统文化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走进“全国知名,享誉海外”的杨柳青画社,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木版年画映入眼帘,众多结合了杨柳青年画形象的文创产品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围绕文具、包袋、茶具、服装、数字版画等6类产品,开发了40余款原创设计,与多家老字号推出联名款产品,依托木版年画博物馆推出‘非遗+研学’项目,创收非常喜人,感觉找对了方向,现在我们干劲都特别足……”杨柳青画社刘岳社长自豪地讲道。截至2024年7月,天津杨柳青画社电商前端销售总额是去年全年的1.5倍,文化街店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
“非遗技艺的发展,必须融入时代特色,才能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保护下来,不能让这门手艺砸在我的手里……”泥人张工作坊陈毅谦大师动情地说。泥人张彩塑与杨柳青年画不谋而合,在探索将传统技艺与当下文化需求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非遗产品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自信。
天津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中华老字号72家。近年来,天津大力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整体性发展,在保护传承的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杨柳青、泥人张、桂顺斋、桂发祥、老美华等传统非遗资源和老字号老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目光转向熙熙攘攘的赤峰道,“津沽旧事”沉浸式剧游街区门口,人们三五成群排起了长队,尤为引人瞩目。这里以张学良故居与范竹斋故居为依托,以百年天津故事为脚本,以实景微缩近代天津城市景观为时空载体,打造了沉浸式融入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新场景新业态,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近代百年看天津”,有着独特历史风貌和精神气质的天津,深度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潮流展现方式,盘活了一栋栋小洋楼和小洋楼里的故事……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天津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守正创新作为首要原则,把握好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深做足“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两篇文章,在创作内容、表现形式、表达方式、应用场景上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无论是工业遗存等低效闲置资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抑或是历史文化街区,不同形态的城市存量资源在“三新”“三量”的带动下“活”了起来、“火”了起来,天津也擦亮了津派文化品牌,传统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2024龙年春节将至,海河三岔河口西侧的古文化街人流如织,吊钱儿高挂,商铺门前彩龙昂首,灯笼红火。
习来到古文化街向天津市民、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并在视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我们在对古文化街‘微更新’的基础上,启动了‘串链行动’,以文化为轴串好故事链、交通链、载体链、活动链、演出链、环境链,着力塑造‘老城津韵’城市漫游场景。”古文化街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在原汁原味的津味文化串联下,民俗庆典、衣着服饰、商业贸易、相声曲艺、游艺竞技等多元业态齐头并进,消费者们在美轮美奂的古街巷里,来一场别样“City walk”(城市漫步),感受天津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2024年春节期间,古文化街客流达到180.3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6087.5万元。
落实“以文兴业”,就是要把文化资源势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能。近年来,天津深入推进文旅与商贸、农业、工业、体育、科技等深度融合发展,紧贴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开创了文化赋能百业齐兴的新局面。
与古文化街隔河相望的意式风情区同样热闹非凡。这里见证了天津从“九国租界”到现代繁华大都市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天津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游海河古今美景,逛天津欧陆风情”已经成为不少游客与这座城市邂逅的优选。2023年以来,意风区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街区规划建设,从空间布局、配套设施、业态板块等方面进行更新改造,将历史遗存与城市风貌、自然景观等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让消费者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天津有16个历史文化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消费体验,让金街、五大道、解放北路、天美艺术街区等文化街区都火出了圈,有力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
近年来,天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发展“文旅+”“+文旅”,推动文旅与商贸、工业、农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推动价值链向高端延伸跃升。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天津游客数量明显增加,共接待国内游客1.3亿人次,游客人均花费987.57元,同比增长18.5%、7.9%。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837.7万人次,较2023年国庆8天假期接待游客总数增长225.28万人次,增幅为14%,其中外埠游客1009.79万人次,占比54.9%;国庆节假期7天游客花费166.78亿元,与2023年国庆8天假期相比增长36.9%。
问渠何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大力推进“三新”“三量”盘活各类资产、资源等城市存量,积极探索文创与科创融合发展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事业蹄疾步稳。天津正在以“量”的增长、“质”的飞跃,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文化传承发展善作善成的天津篇章。(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丛屹 栾江 于明言 孙媛)
Copyright © 2002-2024 JN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1006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