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体育平台王宗骏(左)与同为南宁绢纺厂老工人的妻子一起来到百益·上河城,回忆往昔时光。记者 黄红锦 摄
斑驳的墙体、红褐色的砖头、高耸的老水塔、纵横交错的钢架铁管……位于江南区石柱岭一带的百益·上河城如今已成为南宁市有名的创意街区。白天,众多工业风小店里顾客满盈,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夜晚,街区夜市小巷中人声鼎沸,剧场里欢笑声此起彼伏。这个被网友们称为“南宁798”的新地标,原是20世纪的南宁绢纺厂旧址。
今年75岁的王宗骏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兴盛、沉寂和重生。“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南宁解放后出生。”王宗骏拿出家里珍藏的老照片和历史资料,在他的讲述中,南宁工业发展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我小的时候JN体育平台,南宁没有跨江大桥,要来江南得坐渡船。邕江大桥建成后,江南区这片渐渐被称为工业区。那时候坐公交车上班,车内播报的是‘您好!江南工业区已经到了’,当时这里已经快到公交线路尽头了。”王宗骏拿出一张南宁绢纺厂大门老照片笑着说。老照片上几个立柱挺立,牌匾上“南宁绢纺厂”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门内是一条笔直的大路,路两旁是连片的厂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开展工业援桂大行动,罐头厂、钢精厂、橡胶厂等企业纷纷南迁,为南宁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宁绢纺厂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立。“20世纪50年代,广西利用木薯叶大规模饲养蓖麻蚕获得成功,名为‘木薯蚕’。随着产量的增加,1964年8月,广西决定筹建南宁绢纺厂,并招收学徒500多人,分赴上海等地学习。当时的上海市政府还专门招聘了300多名纺织业职工来到广西支援绢纺产业建设,他们也成为南宁绢纺行业早期的重要技术力量和管理骨干。”1965年进入组建中的南宁绢纺厂当学徒工的王宗骏回忆道。
1966年,南宁绢纺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试机生产,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木薯蚕茧为生产原料的绢纺厂诞生。“我刚进厂被分到翻砂间当造型工,工作职责是用木模或铁模在砂地上造型,将化好的铁水浇注到砂型中,形成铸件。虽然翻砂学徒工干的是重体力活和高温活,但我始终认为3年的学徒工生活以及17年的工人生活,使我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让我终生受益匪浅。”王宗骏拿出一张他在翻砂间的工作照,神情充满回忆。
20世纪80年代,南宁绢纺厂成为全国六大苎麻纺织厂之一。工厂发展越来越红火,王宗骏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和工友结婚生女,住在厂里分的宿舍。“这张照片是以前记者写职工分到宿舍报道时拍的我家。这个40多平方米的楼房在当时是很不错的,但是比较起来,还是现在住的这套商品房更好。”王宗骏和夫人刘明珠笑着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升级,厂房内的机器轰鸣声渐渐远去,南宁绢纺厂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南宁工业遗存和遗址群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生。
由老厂房改造的百益·上河城离王宗骏的新家只有2站公交的距离。他们夫妻俩也保持着有时间就去逛一逛这个集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新街区的习惯。“这个主入口是厂区的大门口,里面道路还是以前厂区的路线,就是两旁的树更高大了,厂房改造重生了JN体育平台。”王宗骏熟门熟路地带领记者来到百益·上河城的工业文化长廊,这里仍保存着完整的纺织生产线和各个年代的纺织设备等工业遗存,展示墙上详细介绍了南宁绢纺厂的历史和变迁。“这张照片上的人是我,我当年是纺织工,这是我以前获评先进的照片。每次老工友们回来看看,都会笑着说在‘刘明珠照片’前见。”刘明珠说着笑起来。
前段时间,夫妻俩还在广西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沉浸式研学之旅节目里担任讲述人。“节目中,我们在工业文化长廊里现场给孩子们讲述南宁工业发展的历史,挺自豪的,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奋斗记忆与城市荣光。”王宗骏说。
75年里,王宗骏不仅见证了南宁绢纺厂的历史,也经历了南宁工业从白手起家到破茧重生的历程。“我一直住在江南工业区这一带,现在老工厂都有了新归属。原来南宁制糖造纸厂所在的地方成为江南万达广场,南宁麻纺厂变成了南宁地标式建筑‘凯旋1号’,原凤凰纸业、南宁造船厂、南宁皮鞋厂等10多处老旧厂房资源也在稳步推进升级改造……时代在变,以前的老工厂变成了新空间,南宁有了更多新产业,我参观过很多新工厂,里面的新科技让人惊叹。但时代也没有变,老工业为南宁经济发展挺起脊梁,新产业也一定会带领南宁发展得越来越好。奋斗是永远不变的时代底色。”王宗骏说。
Copyright © 2002-2024 JN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1006370号-1